雷速体育_篮球比分直播-在线|官网

图片

当前位置 :
索引号: 002489460/2021-06050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雷速体育_篮球比分直播-在线|官网: 生成日期: 2021-07-15

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1-07-15 09:4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雷速体育_篮球比分直播-在线|官网:
分享:

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杭州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数字经济“三化融合”和“国高企”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努力当好“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排头兵,科技创新工作质效齐升,领跑全省,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一方阵,为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一、2018年工作情况

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48.4亿元,同比增长10.8%,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7.2%,新产品产值率38.8%。发明专利申请36538件,授权10267件。荣获2018年度全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考核先进单位,有3个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连续10年获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

(一)党的全面建设卓有成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对杭州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百千万”蹲点调研,举办“四提一争”、“科技铁军学堂”等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和“走亲连心”服务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困纾难,攻坚破难9个重点课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早抓小,审计和巡察整改扎实,全市科技系统风正气顺。

(二)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与“最多跑一次”改革协同共进,对接省科技云平台初步实现数据共享,《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政策相继出台,市本级和杭州高新区、余杭区承担的23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9个重点突破的专项改革试点项目有序落地,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成果创业创新机制等5项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组织开展省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责任制考核工作,完善市区、县(市)创新发展专项考评体系。完善科技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稳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定价、收益、分配等机制改革,创新协议定价、技术入股、技术经纪人参与、订单式研发等新型合作模式,成就了理工大李恭楚团队“溶瘤痘苗病毒改造技术”作价入股等成功案例。

(三)科技企业集群日益壮大。出台《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高“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质效。全市新培育市级高新技术企业994家,累计6600家;新培育市科技型初创企业711家,累计3640家;新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69家,累计11107家;新培育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269家,累计847家。市、区(县)联动、多措并举抓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通过科技部备案认定1557家,其中新增1059家,创历年来新高,累计3903家。新培育4家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累计11家,占全省三分之一。

(四)创新平台载体呈梯次发展。一是区域合作平台向一体化融合。G60科创走廊从沪嘉杭3地扩展到沪嘉杭苏芜宣合金湖9地联姻并实现一体化办公,规划出台了“一廊一核多城”总体空间布局,从城市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杭州都市圈扩面增效,衢州、黄山融入。二是重大创新平台引领作用明显。积极推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筹备部际协调小组会议,修订完善《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会同市人大开展示范区《条例》立法调研。杭州高新区跻身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前三,四个一级指标首次全部进入前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呈现出继高新区之后杭州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态势。三是“三名工程”硕果累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落户未来科技城,这一国之重器将填补中国超大容量超重力实验装置的空白。之江实验室发展规划通过论证,占地约1358 亩的园区一期工程奠基,优秀人才加速汇聚,首批挂牌人工智能领域的5个研究中心,启动智能无碍感知、人工智能算法等9个前沿领域的自立科研项目,承担了人工智能生态开源平台和专用芯片培育等一批国家级平台和项目,形成了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等15项全球领先科技成果。积极扶持阿里达摩院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阿里达摩院初步建成“4+X”实验室模式,现已在国际顶级技术赛事中获得近20项世界第一,并成功研制世界最强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西湖大学正式成立,新引进了诺奖国际创新中心、帝国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北大信息经济高等研究院、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滨江)、中科院STS浙江中心杭州分中心(大江东)、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下沙)、清华大学柔性与激光技术研究院(下沙)、浙江省科创新材料研究院(桐庐)等高端创新平台17个。四是双创平台向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发展。新增市级标准化众创空间37家、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3家和国际化示范众创空间2家。众创空间累计143家,其中省级众创空间9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55家、省级优秀众创空间25家,省级优秀众创空间数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孵化器新增28家,累计148家,其中省级75家、国家级32家,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一位。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7年度考核评价结果,我市10家单位进入A类,居全国第一位。创新创业国际化进程加速,杭州硅谷协同创新中心、G5澳洲创新中心、贝壳社澳洲基金等海外创新中心相继挂牌,将进一步集聚海外创新资源,为海外创新项目人才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

(五)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产研融合加速。通过鼓励企业申报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2017年全市享受两项优惠政策的企业近7000家,所得税减免额约130亿元。2018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提高到3.3%,全市规上工业技术(研究)开发费支出366亿元,增长31.7%。新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79家、累计1633家;新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49家,累计984家;新建省级企业研究院67家,累计331家;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累计49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8%、13.1%、9.3%,快于规上工业6.3%的增速。高新技术产业对规上产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90.9%,换而言之,全市工业增加值6.3%的增速中,5.7个百分点是由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高端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达55.6%,高于规上工业16.8个百分点。代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规模与占比同步提升,实现增加值955亿元、增长15.8%,占全市规上工业的28.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增加值规模占全省的半壁江山、达50.5%。二是科技金融助推产业高端发展。引导基金规模增加52.15亿元,累计达167.57亿元;新退出基金6支、收回资金2.7亿元, 累计整体退出18支、部分退出8支、收回资金6.2亿元。为272家企业科技担保10.86亿元,累计完成担保业务90亿元、服务企业2500家次,为企业节约成本3亿元,年代偿率稳定在1%以内,风险控制较好。为196家企业融资周转17.32亿元,累计为企业提供转贷资金约82亿元、服务企业约1200家次,节省利息支出约2.2亿元。杭州创业引导基金累计投资929个项目、超64亿元,均属战略新兴产业和七大未来产业。其中有聚光科技等15家上市,有合众信息等14家被上市公司并购,有20家在新三板挂牌。根据统计,2017年杭州25家独角兽企业、113家准独角兽企业,分别有12家次、61家次由市创业引导基金参与培育。2018年10月市金融办首次公布的83家杭州市首批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中,引导基金参与的企业有43家(引导基金参股的17支基金投资了15家企业,引导基金合作机构所投项目覆盖投向了其中28家企业)。

(六)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和科技惠民成效明显。在现代农业、健康产业、五水共治、公共安全等领域组织实施23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项主动设计项目、145项自主申报项目,新认定14家省农业科技企业、20家市农业科技企业,4家省级星创天地和1家省农业重点企业研究院。不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做好淳安县王阜乡“联乡结村”集团帮扶工作,落实帮扶资金333万元。浙大驻建德首席专家邹晓庭被省委评为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忻雅等5位派特派员被评为省成绩突出科技特派员、淳安科信局被评为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上城区成功创建省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多次赴富阳区壶源溪开展“一河一策”工作督查,推进美丽杭州、健康城市建设。

(七)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高端人才加快集聚,新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新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0人、省“万人计划”25人,新培育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9 个、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7个,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累计达40个。人才净流入率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继续位居全国第一,连续8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双创示范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杭州高新区被国家纳入“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进行培育。知识产权跨越式发展,杭州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科技服务向全面综合服务转变,出台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政策,首次认定17个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功创建生物医药、临安微纳技术及应用、萧山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桐庐笔业等4个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累计达6个;新培育上城健康服务与大数据、拱墅汽车互联网、富阳信息经济等3个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新券实现了扩面放量,全年发放创新券3.43亿元、使用2.7亿元、兑现2.02亿元,分别增长82%、55%、18%,服务企业5450家次;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1488个,增长28%;合作合同金额15.9亿元,增长67%;实现技术交易380.15亿元,同比增长70.9%。

二、2019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创新活力之城为目标,以实施“国高企”三年倍增计划、数字经济“三化融合”和“浙江省科技新政50条”为载体,优化全域创新格局,支撑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比3.4%左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关50项左右;新增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00家、省科型中小微企业15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力争1100家;实现技术交易5000件以上,完成技术交易额206亿元以上。

(三)工作举措要点

1.深化科技领域各项改革。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深化改革。一是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结合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充分发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把杭州建成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二是启动“科技大脑”建设,依托省科技云服务平台,建立全市科技企业数据库和公开统一、规范科学的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平台,推进数据归集、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实现项目调研、征集、申报、立项、实施、评估等全程精细化、专业化、透明化、数字化,对外业务工作事项100%网上办,使“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实处。三是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梳理优化内设机构设置、权责清单和科技政策,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把人才、项目、资金、基地等创新资源引导到科技创新上,配置到杭州的产业需求上。

2.推进创新主体提质增量。完善创新型科技企业集群梯级培育机制,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计划,挖掘一批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壮大国高企后备培育库;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摸清底数精准培育,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确保高新技术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实施。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6.7%,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力争1100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500家,力争1600家;新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800家。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新增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00家。推动工业企业特别是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全覆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培育更多规上企业申创“国高企”。

3.布局建设多层次科创功能平台。把多层次、不同功能定位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要素、实施创新活动、转化创新成果、发展创新产业的重要载体。一是推进G60科创走廊科技合作,推动九城“五个一体化”、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和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努力将杭州建成G60科创走廊的科技创新重要一极。二是高水平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以杭州城西科创大廊和杭州、临江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将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互联网+”高能级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示范区两项规划落实落地,完善示范区发展规划细则,推进示范区条例的立法工作;研究筹划设立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投资重大创新项目。三是突出“公共服务”属性,紧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动能修复,高质量创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年新建市级以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2家以上,为块状经济、产业集群、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创新服务。四是引导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促进能力提升和服务升级,形成创新创业和产业深度融合局面,新增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3家,孵化器15家, 新增孵化面积15万平方米。

4.提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供给质量和能力。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紧扣新兴产业培育、制造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和优势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政策支持,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比力3.4%左右。一要争取和支持高端科研载体建设。紧盯科技部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进程及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进程,动员各方力量争取,以填补杭州这方面的空白,增强杭州原始创新、基础创新和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对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撑。争取国家数据智能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省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和生物医药中心在杭州设立。二要实施产业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杭州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面临的前沿、共性需求,突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动杭州打造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策源地, 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感知计算认知、脑机融合、网络安全等领域,全面梳理一批“卡脖子”项目,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动态清单,综合运用定向委托、定向择优、公开张榜等方式,选择优势研发团队,全年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关50项左右,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产生更多原始创新成果。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浙江省数字经济、生命健康 2 个领域的重大科技专项,按要求落实配套。重大科技专项、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项目专员制,压实任务责任,协调、帮助项目实施和跟踪项目进程。三要深化“三名工程”。全力服务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发展,推进浙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项目,支持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阿里达摩院发展。择优、按需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杭州设立研究机构或研发总部,支持和引导领军型企业和领军型人才打造顶级科研机构,从事前沿技术研发。研究制定促进在杭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相关政策,激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创新券制度,提高效益,全年发放创新券3亿元以上、服务企业5000家次以上;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1500个,实现技术交易5000件以上,完成技术交易额206亿元以上。四要当好引领全省的科技“头雁”。围绕当好辐射全省的科技大孵化器,以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和城西科创大走廊为重点,优化与兄弟城市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建设国际水准的创新共同体、国家级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浙江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在全省各地孵化转化。

5.强化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的科技支撑。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工作的落脚点,着力抓好“星创天地”建设,推进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积极做好省、市农业科技企业认定工作,新认定市级农业科技企业20家以上,省级农业科技企业10家以上。围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重大疾病防治、种业创新等实施一批主动设计项目,加强农社领域科技项目的顶层设计。继续发挥好省派打赢蓝天保卫战专家组、农业科技应用服务队、科技特派员等作用,着力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着力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着力推进美丽杭州建设。

6.用实招硬招擦亮杭州双创金字招牌。用实招硬招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圈,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让杭州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要发挥好科技政策的激励作用。加强已有政策梳理、优化、落实,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调研,及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研究制定“浙江省科技新政50条”实施办法,精准高效地实施撬动高质量发展科技新政。二要加强科技人才集聚。用好用活杭州人才政策,加大“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引育,做好国家和省“**计划”“万人计划”、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工作,新引进培育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6个以上。改善科技人才服务环境,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教学科研人员出国等政策落实到位。深入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人才签证和出国(境)培训政策,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制定《关于支持外国高层次人才(非华裔)及团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和《杭州市高层次外国人才(非华裔)分类目录》。借力海外孵化器,实施市“115”引智计划,引进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0个,实施引进国(境)外智力项目200个、聘请各类外国人才1万人次。争取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组织“聚天下英才,促杭州发展”(暂名)品牌活动,揽才引智助推杭州走向国际化。三要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加大科技金融的财政投入,根据企业“创业期、孵化期、加速期、上市期”不同发展阶段,健全分类精准科技金融支持措施,解决民营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完善创业引导基金、科技担保、科技周转和金融机构信贷补助政策,拓宽科技和金融战略合作渠道。推动银行创新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服务企业800家以上,信贷余额90亿元以上。重点做好两件事:第一件,将杭州科技担保公司注册资金扩充至5-10亿元,促成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融资不少于12亿元,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少于300家(次),争取三年内达成年担保贷款100亿元的目标。第二件,完善“杭州硅谷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机制体制,力争将硅谷孵化器模式向日本、韩国、欧洲、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发达经济体拓展,努力在引进国际创新资源集成平台方面形成重点突破,进一步推进科技招商,引进优质项目、高端人才。四要营造好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科技企业和科研诚信建设,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市县联动,认真举办“全国双创周”,组织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科技(科普)活动周等活动。加强网络、自媒体、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宣传,形成立体科技宣传态势,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7.坚持围绕主业全面从严治党。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核心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以提升各级党组织力为重点,着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局党组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高标准推进“学习强国”应用,常态化、制度化抓好“两学一做”、“百千万蹲点”、“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等活动,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筑牢“两个维护”的思想基础。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做到深入、彻底、长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努力打造“清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