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速体育_篮球比分直播-在线|官网

图片

捧回“科技创新鼎”,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发布日期:2024-07-10 09:3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雷速体育_篮球比分直播-在线|官网:
分享:

“科技创新鼎”是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最高荣誉,象征着一个地方的创新综合实力。日前,省委、省政府联合发文公布2023年度“科技创新鼎”名单,杭州市携手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钱塘区荣获“科技创新鼎”。各区的科技创新工作成效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湖区

西湖区紧紧围绕区委“打造科创高地”总目标,以“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为抓手,提速“创新策源首选地、成果转化首选地”两大引擎,着力构建体制机制全面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的科创强区,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

强化科教人一体,推动成果转化实质性破题。全面攻坚以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为核心的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创新“公转+自转”运行机制,深化与浙大新一轮合作,探索“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三家融合转化模式推动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创新主体等优质要素在圈内畅通流动。HIAS科创园、普华成果转化中心、西湖大学/西湖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等成功开园。创新“科技工兵”服务机制,开展“干部双向互派”,推动144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实现技术交易额114.91亿元。

打造科创平台,117N实验室体系能级持续提升。搭建金字塔型科创策源体系,强劲科创基石底座。西湖实验室牵头成立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与浙大共建西湖紫金实验室,杭州华大研究院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首家国家批准设立的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成立;智能电气创新基地、蚂蚁链产业创新中心等7个园区认定为市级专业化孵化。实施科技领军企业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科技小巨人企业省企业研究院“双覆盖”行动,新建市级企业研发中心62家。

深耕研发攻关,企业自主创新动能澎湃。迭代升级科技创新政策,重塑“科技八点半”服务平台,激励引导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32个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项目获省“尖兵”“领雁”立项,22家企业申报市重大创新项目。依托“国高企规上化、规上企业高新化”两化行动,推动530家企业预申报国高企、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15家。

滨江区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聚焦聚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围绕“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的战略定位,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2023年滨江区连续第四年荣获“科技创新鼎”。

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深入实施“创业陪跑计划”,完善“众创空间一孵化器一加速器一产业园特色小镇”孵化链条,打造“孵化器之城”,助推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作用。进一步打造高企矩阵,壮大“省科小—国科小—新雏鹰—国高企”科技企业梯队,开展普惠性“专家门诊”评审指导,推进申报质数并举。

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高位推进“1+2+6+N”科创平台体系,全力支撑4位院士牵头4大高能级平台,5大院校对应5个研究院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促进平台和区内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赋能区域产业发展,促进成果就地转移转化。

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不断优化科技人才管理的精细化,全程化服务模式,探索不同层级科技人才的分类管理,建立人才培育梯队。支持北航举办钱江论坛,支持白马湖实验室、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大赛等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动在我区举办,招引优秀项目和人才,挖深人才蓄水池。

萧山区

近年来,萧山深入实施“创新强区”战略,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生态等措施,稳步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首夺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

机制优化上,萧山以入选全省首批创新深化试点单位为契机,依托“北斗七星”科创联盟,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目前,各科创平台已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创新联合体120余家,共同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125个,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超15亿元。全区先后落地全国首批海归小镇——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杭州·数字医药)、全省首批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和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

要素引聚上,自2018年以来,全区R&D连续五年实现向上攀升,去年提升幅度位居全市第一。目前,全区落地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建成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7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数量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

生态营造上,萧山聚焦“四链”融合,出台科技创新“22条”新政,在全市率先出台《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若干政策》,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编制池,实现从“补企业”向“强产业”“优生态”转变。

余杭区

近年来,余杭区统筹推进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玉鸟计划”行动,制定创新生态圈战略,落实“科教人”一体化,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首选地、创新生态示范区。2023年余杭区连续四年荣膺全省科技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

高原之上造高峰。放大高能平台聚集优势,全力服务保障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建设,携手北航推进《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余杭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余杭生命科技协同创新与转化研究院”已获批设立,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大力推进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建设,其已列为杭州市首批规划建设的4个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之一。

高新之势育集群。形成高新集群发展胜势,正式发布“玉鸟计划”,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卓越班,加强科技企业全链条培育,强化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021-2023年三年我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以下简称“国高企”)全省三连冠,目前累计有效国高企数达2702家,用时三年夺回全省第一。

高能之态破攻关。保持高精攻关高能态势,聚焦芯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大力支持科技企业承担国家、省、市科研攻关项目,攻关“卡脖子”难题。32项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8%,连续三年实现“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项大满贯,三年累计65个项目入选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0项。

钱塘区

作为浙江首个、杭州唯一的省级新区,钱塘强力推进创新深化,狠抓“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谋突破、打头阵、当先锋。

打造科技领军企业群。深化“链长+链主”协同创新机制,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坚突破,2023年新立项“尖兵、领雁”18个,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0家(创历史新高),新认定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全省第1),新增创新型领军企业3家(全市第2),年度R&D投入强度达5.16%,列全省第二;区域创新指数蝉联全省前五。

打造环大学城创新圈。依托14所高校和30余家科创平台,推动60余个高校省部级实验室与近700家企业研发中心耦合衔接,获评全省唯一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大力推进“中国科学院医学所、飞机材料、重离子”等科技强基项目建设,实现钱塘“车芯药材航”五大产业升级迭代。集成电路产业获评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国医药港”产业地标启动建设,“企业创新积分制”获批科技部试点。

打造成果转化先行区。瞄准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健全“1+6+X”技术转化服务体系,联合高校办好科技成果拍卖会,建设浙大智能药物研究院、三花研究院等概念验证中心,2023年度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60个,技术交易额近100亿元。通过政务增值化改革,打造“@创钱塘”品牌,形成“科创一类事”的服务场景,去年10月,李强总理来浙考察,专程调研钱塘增值化服务,在科创专区现场给予了充分肯定。


来源 | 法规处